美国 学术诚信 大科普:“作弊”的定义有何不同?(转载)

【 作弊被开除 】美国 学术诚信 大科普:“作弊”的定义有何不同?

转载自:【 作弊被开除 】美国 学术诚信 大科普

一个人要是不知道自己在犯错,又怎么能避免自己犯错呢?在美国,许多中国留学生因 作弊被开除 ,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算作弊!听上去荒唐,在国内又不是没有念过书,怎么会连什么是作弊多不知道呢?其实不然,美国大学对 学术诚信 非常重视。中美学校的规定不同,中美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尽相同。身为留学生,不能不正视这些差异所带来的问题。那么首先,给大家介绍最常见的三类会被判定为作弊的行为。

 

最常见的中国留学生被判为 作弊 的行为是什么?

1. 抄袭或协助他人抄袭

这是比较典型的作弊。在闭卷考试中查阅资料、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互相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有时候,即使是在开卷考试中,查阅超出规定范围的资料,也是不允许的。在平时作业中也是如此,抄同学作业或者抄袭网络上的答案,都会被认定为抄袭。

处理学生开除案例时,抄袭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作弊行为之一。根据不同学校的规定和作弊情节的严重程度,处理结果可能不同。轻则取消当次考试或作业成绩,重则直接被学校开除。我们曾经接触过一个来自弗吉尼亚理工的学生,他和同学将违规资料带入考场,一开考就被老师发现,勒令离场,不仅课程记为零分,而且还被学校判定作弊而开除。在后面我们帮助他转学的过程中,作弊记录会让转学申请变得举步维艰,需要进行强有力的解释并证明自己的转变,才能说服校方录取。

 

2. 学术剽窃

剽窃是指作者引用了版权作品,而没有正确地标记出处。剽窃是侵犯他人版权的违法行为,使用已经出版的作品,无论是付印的还是网络上的,都算剽窃。显然,原封不动、逐字逐句的抄袭就是一种剽窃,而声称自己是原创却和其他版权作品相似的情况也是剽窃,触犯了美国的1989年版权法案。

同学们千万不要小看剽窃这件事,不要觉得自己只是用了一句话、自己的文章来源生僻就不标注来源。反剽窃的软件已经非常发达(如Turnitin),很多大学教授都在使用。老师只需要把学生的文章输入软件中,就能很容易地看到哪些词是直接抄袭来的,哪些部分没有正确引用。

剽窃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有些学校会在学生第一次剽窃时对其作出警告,或者以取消该课成绩作为惩罚。另外一些学校则可能会直接开除剽窃的学生。比如罗格斯大学在惩治学生剽窃方面就很严格,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停学至少一学期,并会留下永久的不良记录。如果你申请大学的文书被发现剽窃,学校会拒绝录取。2012年,UCLA使用了新的反剽窃软件,发现了52篇申请文书涉及剽窃,并给这些学生发了拒信。

新生写作课都会讲到如何正确引用,我们建议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各种引用格式,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给自己的学业造成困扰。

 

3. 代写代考

近年来,留学趋势增强,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薄弱的英语能力,不扎实的学术知识,异国他乡的独处之苦等都为留学生带来不少的困难。由于困难难以解决,不少学生都寻找代写代考的服务,以便自己能顺利完成学业。

或许你认为, 代写代考被抓到了,受到的处罚跟中国学校一样,最多就是收到学校的警告,并不会有什么特别重大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诚信是国外学术教育最看重的东西。在美国就读的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大都会收到一份荣誉行为守则(Honor Code),保证学术诚信,对一切课业任务不会剽窃、抄袭,或者获得外人协助。刚开始,会有中国学生觉得Honor Code不过是入学的基本材料,并不在意,不过当看到身边有朋友因为考试作弊而被学校处分的时候,才真正意识美国学校对待学术不诚的严肃性,几乎到了零容忍的程度。一旦发现,轻则警告,重则开除学籍。所以说,代写代考这种高风险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你的学术成绩,更有可能影响你整个留学之路。

学术诚信

 

有哪些是容易被中国人忽视,在美国却会被严查的学术作弊

客观上,国外的考场环境并没有被监管的很严,甚至有的考试是没有人监考的。学生可以选择在教室完成考试,也可以把试卷带回去做。相比较国内严格的监考制度,国外的考场可以说是给了一些想投机取巧的学生可乘之机。但是审查制度确是非常严格,如有作弊或者代考的现象被发现,都会有相应处分。

在美国代考,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大家千万别以为美国教授分不清亚洲学生的脸孔就可以蒙混过关, IP地址或者摄像头,都是铁证。来到美国留学很不容易, 千万别因为一时的冲动就犯下不该犯的错误, 造成终生的遗憾。

 

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一个学生,在未征得涉事的所有教授授权的情况下,将同一个或类似的作业提交给多门课的教授,被判属于cheating。

另外一个学生,同样事先未经教授授权,自作主张大伙儿商量着一块儿写作业,也被判属于cheating。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代写作业这件事,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非母语写作的我们可能天真的以为教授难以辨别同样没有章法的writing,可事实是,没有章法的writing在native speaker的眼里也能鲜明特色地各成一派。识别出来自不同手笔的“合成作业”对教授甚至TA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学习资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允许和他人分享自己曾经的作业,考卷,笔记,以及其他任何类型教授往年发放的资料,各类社交网站上也不得出现这些资料的踪迹,更不能出售或作其他商业用途。

还有一个学生,考试前刷了题库里的题目,结果考试时50道客观题,5分钟时间就做完了,98%的正确率,全班第一名,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收到被学校判定为作弊的邮件了。

 

还有一类学术诚信问题,除了故意伪造研究相关的数据,流程,结果外,还有一个国际学生容易中招的坑,就是曲解和错误引用,比如未能准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者引用来源与内容不符(这容易发生在习惯于完成写作后统一标注引用的同学,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以及没弄清楚那些资料来源是被认可的,比如wikipedia一类可被公开匿名编辑的网站就属于不被学界承认的信息来源。另外如引用的信息来自网络,未防止回溯来源找不到的情况,需要注明该网址被打开查看及引用的时间等。诸如此类的细节看似如不起眼实际却能颠覆研究者的学术生涯和声誉。

 

在美国学生学术作弊会有哪些严重的后果?处罚是什么?

在美国大学,各大学处罚作弊的方式大体上有相似的地方。In general,对于学生的作弊和违纪行为,处罚一般分以下几种类型,这也可以看作美国大学对学生处罚的标准样式:

1、 警告(disciplinary warning):通过口头或者字条通知学生,他们的行为不符合大学的行为准则,如在出现就面临严厉的惩罚。
2、 留校察看(disciplinary probation):用书面的通知告知学生已经触犯了大学的规定,如果再犯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但允许学生继续在学就读,但一旦触犯学校政策将被开除。一般由学校的委员会决定时间和长度,一般适用于初犯者。
3、 停学(suspension):通过书面的告知学生,因为他们触犯了学校的规定,所以他们的在学权利被停止一段时间,这项处罚包括了停止的时间长度。停学后,会有readmission机会。
4、 开除(dismissal):通过书面通知告知学生,其在校学习的权利被冻结。和停学相似,不可以在学校学习,但比停学程度严重,将来一定时间后,同样会有readmission机会。
5、永久性开除(expulsion):通过书面通知告知学生,其在校学习的权利被永久冻结。将来不可readmission回来原校。

 

如果已经身陷学术造假作弊风波,该怎么办?

根据美国教育部规定对学术不实不端的行为进行惩罚,以保证学生在校行为的规范。一般来讲,如果是初次,就会警告处分并记录在案。如果有案底很有可能直接开除。此外,在申请学校时,如发现学生有不端行为,学校甚至可以对其发出永不录取,并禁止其再踏上学校校园的通知。所以说,同学们千万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去寻找代写代考,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这里奉劝在学术上遇到困难,有代写代考想法的同学们,假的真不了,事情做了就会留下痕迹。与其担心被发现,受到难以挽回的惩罚,不如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即使一时无法适应美国的学习生活,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例如学校有writing center可以免费帮忙修改语法,也有语伴网站可以让你来exchange language练习口语,如果这些你都还是不满意,也有专业的学术辅导机构收取相对很低的费用修改文章,提供选课指导等,都可以帮你好好规划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事实上很多同学在拿到学校处分通知、听证会通知、开除决定时都会因为慌不择路而在未经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自己去和学校说明情况。然而由于同学们对此类事情往往没有经验,在处理起来容易处于不利地位,暂且不说加剧事情严重性,大部分DIY申诉都很容易被学校驳回。而往往学校申诉的机会只有一次,浪费了这次机会以后,学生就没有希望再为自己说话了。学生本人很容易陷入手足无措的状态,加上语言障碍以及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模糊不清,这个时候选择自己申诉,无疑会自投罗网。或者贸然请律师和学校见面,等于和学校正式关系破裂。另一方面,申诉成功还在于抓住有效时机,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最强有力的回应才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申诉的关键在于把握重点,这种能力必须建立在了解美国学校体系、政策、态度的基础之上。此外,申诉人还必须具备根据学校态度及时调整改变申诉策略的能力。

作弊被开除

(转载) 美国大学考试作弊 ?教授居然提供“小抄”!

美国大学考试作弊

(转载) 美国大学考试作弊 ?教授居然提供“小抄”!

听说,对于 美国大学考试作弊 的事件,学校都非常严格地处理。但是,一些教授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正反面笔记进入考场,而这并不算作弊!但是,回家作业直接引用网上资料竟然是“作弊”,作业零分不说,还会给警告!原来,中美大学对于“作弊”的定义大相径庭。

美国大学考试作弊

 

在国内的大学,替考,泄题,小抄这些都被定义为“作弊”。但你们知道么?美帝大学居然提供“小抄”,俗称”cheat sheet”或者”formula sheet”。官方说法是,这些需要记忆的东西根本不是我们考量的重点,我们需要你们真正理解知识!  “那岂不是很棒,考试变得很简单,看来国外大学考试的规则没有想象中的严格嘛!” 小伙伴儿们不要高兴的太早!首先使用半开卷性质的考试占美国大学正式考试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其次中美大学对“作弊”的定义可是很不一样的哦!有些在国内不是事儿的习惯在美国会被视为作弊行为!很多初到美国的中国学生习惯了国内的学习习惯和规则,一不小心会容易踩到美国大学的学术雷区哦!

小编特地给大家普及一下美国大学对“定义作弊”的几种典型的情况:

1)在未征得所有涉事课程教授授权的情况下,将同一个或类似的作业提交给多门课的教授。

2)事先未经教授授权,本该独立完成的个人作业,自作主张召集小伙伴一起头脑风暴并上交相似的作业内容,也算cheating!为了避免被扣上作弊的帽子,同学们可得弄清楚什么作业可以teamwork,什么作业必须自个儿闭关!

3)不允许和他人分享自己曾经的作业,考卷,笔记,以及其他任何类型教授往年发放的资料,各类社交网站上也不得出现这些资料的踪迹,更不能出售或作其他商业用途。一般学妹们跟学长要个往年考卷,学长们都会做个顺水人情,碰到学弟妹来要卷子也不好意思拒绝。虽然因为使用往年资料作弊被抓概率低,但是小编提醒同学们出借资料需谨慎,上个月留学君还接到学生求助,因为使用往年资料被发现作弊,幸运的是提供卷子的学长已经毕业,对学长没有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4)在闭卷考试中查阅资料、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互相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有时候,即使是在开卷考试中,查阅超出规定范围的资料,也是不允许的。在平时作业中也是如此,抄同学作业或者抄袭网络上的答案,都会被认定为抄袭

5)学术剽窃情况是指作者引用了版权作品,而没有正确地标记出处。剽窃是侵犯他人版权的违法行为,使用已经出版的作品(书籍小说、报刊杂志、电影、音乐、论文文献等等),无论是复印还是直接引用网络搜索的内容,都算剽窃。显然,原封不动、逐字逐句的抄袭就是一种剽窃,而声称自己是原创却和其他版权作品相似的情况也是剽窃,触犯了美国的1989年版权法案。

小伙伴儿们千万不要小看剽窃这件事,不要觉得自己只是用了一句话、自己的文章来源生僻就不标注来源。毕竟美国大学文化是十分注重学术诚信的,对于违反校规的惩罚轻则警告、留校察看,重则直接劝退被开除如今反剽窃的软件已经非常发达(如Turnitin),许多大学教授都在使用。同学们平时交作业留心就会发现有勾选授权使用反剽窃软件一栏,自动比对作业内容。比对完毕会有百分比显示作业内容有多少和网络内容或学校数据库相似。或者老师只需要把学生的文章输入软件中,就能很容易地看到哪些词是直接抄袭来的,哪些部分没有正确引用!

Final大考临近啦,大家要多多留意这些美帝的Code of Conduct!小编希望大家都能轻松度过final啦!不挂科,GPA不低空飞过!舒心自在的享受新年假期!如果大家真的不幸遇到了以上说的几种作弊情况,又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欢迎咨询专业老师,我们定当竭力帮助大家!